“臣不知。”
蒋三浪昂首,“臣唯知守法、护民、尽忠。
若有罪,也是因不肯随波逐流。”
朱元璋眯眼:“好个不肯随波逐流!
那你告诉朕,百外庆究竟该不该交?”
“不该。”
蒋三浪坦然,“此人虽为北平府巡检,却是清廉勇武之将。
马场私贩案中,他多次传递密报,助臣破案。
若此时交出,等于斩断耳目,纵容奸佞。”
“哦?”
朱元璋冷笑,“你有何证据?”
“有。”
蒋三浪从怀中取出一份密折,“这是锦衣卫密探所录,记载余、韩两家与北平府官商勾结,私贩战马四百余匹,银两流向辽东边军将领。
百外庆正是发现此事,才被追杀。
臣救他,非为私情,而是为朝廷留一线生机。”
朱元璋接过密折,细看之下,脸色渐变。
良久,他缓缓道:“你……为何不早呈报?”
“因为证据不足。”
蒋三浪道,“臣需确保证人安全,更要查明幕后主使。
若贸然上报,只会打草惊蛇。
如今时机已至,只待陛下一声令下,便可雷霆出击。”
朱元璋盯着他,忽然笑了:“你倒是个狠人。
罢了??”
他掷下手谕,“朕准你全权督办太仆寺案,节制江南五府马政。
百外庆暂归你麾下,任锦衣卫北镇抚司大旗。
若有渎职,提头来见!”
“臣,遵旨!”
蒋三浪叩首,声音铿锵。
退出宫殿时,天已黄昏。
宫门外,阿黄竟蹲守已久,见他出来,立刻摇尾奔来。
蒋三浪蹲下,揉了揉它的脑袋,低语:“咱们…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”
远处,万家灯火次第亮起,爆竹声再度响起,迎接新岁的到来。
而在这片喧嚣之中,一场关乎大明国运的风暴,正悄然酝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