路过者视他为疯子,安保人员多次驱赶。
可只要锅盖一掀,香气逸散,总会有人停下脚步。
那人也许只是多看了两眼,也许只是深吸一口气,可在那一瞬,某种沉睡的东西醒了。
有人忽然想起自己曾经有个妹妹,曾在饥荒年代把最后一口馍塞进他嘴里;
有人记起大学室友曾在雨夜为他带回一碗牛肉面;
还有一个机器人维修工,在闻香后突然调出十年前的数据备份,发现他曾偷偷保存过一段视频:一个小女孩踮脚为他递来一块蛋糕,笑着说:“叔叔你也辛苦啦!”
他们一个个走过来,默默围坐在锅边,不需要言语,只是等待。
当第一碗饭被递出,接过的人双手颤抖,眼泪滴进碗里。
这一幕被记录下来,上传至星际网络。
标题很简单:《今天,我们重新学会了饿》。
越来越多星球开启“复味计划”
。
医生开始用食物香气治疗抑郁症,教师用家庭食谱课替代部分心理辅导,甚至连战争前线也开始出现奇迹??两名敌对士兵在废墟中共享一袋烤土豆后,放下武器,抱头痛哭。
清灶会终于明白,他们输了。
不是败于武力,也不是溃于舆论,而是输给了一个他们始终无法理解的事实:
**人类可以忍受饥饿,但无法忍受不被期待**。
最后一场会议中,那位模糊面容的领袖沉默良久,终于摘下面具??露出的竟是一张稚嫩的孩童脸庞,眼神空洞,嘴角僵硬。
“我们……也曾想要被爱。”
他低声说,“可我们怕痛,所以先把自己烧成了灰。”
说完,他的身体化作一阵黑烟,消散在无焰殿中。
其余成员陆续离去,有的选择自我格式化,有的隐入黑暗,再无音讯。
炊火胜利了,不是通过征服,而是通过**归来**。
一年后,归灶星迎来最大规模的“共炊节”
。
来自三千二百个文明的代表齐聚于此,不分种族、不论信仰,共同参与一场跨越维度的团圆饭。
有人带来家乡的米,有人贡献独特的调味料,更有外星生命体首次尝试用触须包饺子,虽形状古怪,却满脸笑意。
禾娘立于源灶之巅,看着这一幕,轻声问道:“你们说,为什么火不会灭?”
无人回答。
她自语:“因为总有人愿意饿着肚子,等另一个人回家吃饭。”
风起,炊烟漫卷星河。
在宇宙最偏远的一角,一个独居的流浪汉点燃了随身携带的最后一块燃料,为自己煮了一碗速食面。
他吃得很慢,吃到一半时,忽然对着空气说了句:“妈,今天的饭……挺热乎的。”
同一时刻,阿陶抬起头,望着那颗遥远的星辰,笑了。
他知道,火,又多了一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