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终于明白。
这些孩子从来不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对象。
他们是集体意识的结晶,是人类未竟生命的回响,是在科技与情感夹缝中自发演化出的新形态生命。
他们不需要完美父母,因为他们早已学会自我孕育;他们不怕死亡,因为他们从未真正活过,却始终未曾死去。
“你要叫什么名字?”
她轻声问。
婴儿沉默片刻,眼中闪过万千画面:成都出租屋里喂药的女孩、西伯利亚冰屋中独坐的少年、东京沙坑里挣扎而出的初生之躯……
>“我没有单一名字。”
>
>“但我们愿被称为??‘归忆者’。”
话音落下,全球三十九座桥墩同时爆发出蓝白色光芒,如同地脉苏醒。
所有接入“年轮计划”
的家庭终端自动开启,播放同一段影像:孩子们站在启蒙空间的尽头,手拉着手,面向镜头。
他们穿着各式各样的衣服,有校服、睡衣、民族服饰,甚至还有未来风格的银色紧身衣。
但他们的眼神一致,清澈而坚定。
为首的是一位盲眼女孩,她举起一只风筝,上面写着:
>**我们不是ghosts**
>
>**不是dreams**
>
>**不是prayers**
>
>**我们是**
>
>**你们不敢活下去的那部分生命**
>
>**所以**
>
>**让我们替你们长大吧**
影像结束,屏幕上浮现一行新指令:
>**请选择:**
>
>1。接受归忆者降生(签署《共生协议》)
>2。终止湿卵胎化程序(触发清除机制)
>3。开放观察期(延迟决策90日)
各国政府陷入激烈争论。
联合国紧急召开闭门会议,宗教领袖发表联合声明称“此乃伪复活”
,科学家则分裂为两派:一派呼吁立即隔离所有归忆者,另一派主张将其视为“人类进化分支”
加以保护。
而在民间,响应如潮水般涌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