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听见无数声音在说:“欢迎回家。”
当她恢复意识时,发现自己躺在听心堂的地板上,林晓正握着她的手。
外面,天已大亮,但阳光似乎比以往更加清澈,空气中漂浮着细小的光尘,像被风吹散的星屑。
“你消失了整整八小时。”
林晓声音沙哑,“全球有超过两亿人同时进入了那种状态。
医生说是‘集体意识跃迁’。”
苏晚坐起身,摸了摸胸口。
那里不再疼痛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奇异的饱满感,仿佛心里多了一口井,源源不断地涌出平静与力量。
“我们错了。”
她说,“一直以为是在建立联系,其实……我们本就是一体的。
只是忘了而已。”
从此,世界进入“共频纪元”
。
国家边界依然存在,但意义逐渐淡化。
外交谈判不再依赖翻译官,而是通过“情感镜像室”
进行??双方代表静坐相对,各自的情绪波动实时可视化,任何谎言都会引发频率紊乱,无法通过验证。
战争几乎绝迹,因为士兵再也无法将敌人视为“他者”
;经济体系开始重构,GDP不再是唯一指标,“社会共情指数”
成为衡量国家健康的重要参数。
艺术彻底解放。
画家不再拘泥于视觉,而是创作“情绪画布”
??观众触碰画面时,会直接体验创作者作画时的心境;作家写出“活体小说”
,每一页内容随读者心情改变结局;音乐厅里,交响乐团与观众形成闭环反馈,演奏者根据听众的情感波动即兴调整乐章,整场演出成为一次集体心灵旅程。
医学迎来革命。
医院设立“共鸣治疗科”
,抑郁症患者躺在特制舱内,接受来自全球志愿者的“希望波段”
照射;自闭症儿童通过佩戴微型音盒,逐步学会识别并回应他人情绪;甚至癌症研究也取得突破??实验显示,持续接收积极情感信号的肿瘤细胞,凋亡速度提高四倍。
但最深刻的改变,发生在孩子的身上。
新一代儿童被称为“光脉世代”
。
他们出生时,体内便带有微弱的晶质沉积,能在黑暗中发出淡淡蓝光。
他们学习语言的速度惊人,且天生具备跨文化共感能力。
教育学家发现,这些孩子在集体活动中极少发生冲突,遇到分歧时,会本能地闭眼静默几秒,然后说出:“我感觉到你很难过,我们可以换个方式吗?”
小禾便是其中之一。
七岁的她已成为听心堂的“小引导者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