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在一座牧区小学找到了她。
昔日活泼的女孩如今沉静如湖,右腿因旧伤微跛,但仍坚持每天骑马翻山为孩子们送课本。
两人相见无言,良久,阿萤笑着说:“我知道是你干的。
但我一直没恨你。
因为我们都被同一个世界逼成了那样??一个不允许孩子软弱的世界。”
小禾跪倒在地,额头触地。
阿萤扶起她:“起来吧。
我已经原谅你了,现在轮到你原谅自己。”
那天夜里,她们并肩躺在草原上看星星。
远处,一棵新生树正缓缓抽出嫩芽。
“你觉得未来会好吗?”
阿萤问。
“我不知道。”
小禾望着星空,“但我知道,只要还有人愿意在黑夜中说出‘我迷路了’,就会有人回应‘我在这里’。”
流星划过天际。
又一颗,再一颗。
“心灵星雨”
再次降临。
不同的是,这一次,人们不再惊慌,而是纷纷走出家门,仰头迎接这些由希望凝结而成的结晶。
孩子们用玻璃瓶收集坠落的光点,老人们说它们落在掌心时,会轻轻震动,像一句迟来的问候。
一年半后,国际心灵公约组织召开首届大会。
议题只有一项:**是否应赋予共感能力法律边界**?
争论激烈。
有人主张全面开放,认为共感是人类进化的必然;也有人警告必须立法限制,防止“情感窥探”
“情绪绑架”
等新型犯罪。
唐玫作为首位情感伦理监察官登台发言。
她穿着素净长裙,眼神清澈坚定。
“我们曾试图消灭痛苦,结果造出了‘虚无之喉’;我们也曾放任情感泛滥,导致群体极化。
今天,我想说:共感不该是天赋,也不该是负担,而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责任。”
她举起右手,掌心浮现出一朵微型新生花:“我提议,设立‘共感素养认证制度’。
任何使用高阶共感能力者,必须通过心理学、伦理学与自我认知三项考核。
未经许可强行读取他人深层情绪,视为严重犯罪。”
全场掌声雷动。
决议通过当天,全球十四座“倾听公园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