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米兰俱乐部有充足的自信,相信球员能安抚住球迷。”
“马尔蒂尼自己出面也能安抚球迷,但是即便做总监,他也在带教球员。”
“当C罗、卡卡与莫德里奇出现时,我就知道米兰赢了。这家俱乐部赢了,不仅赢了球迷的心,也赢了未来。”
“在“MSN”还在俱乐部背后做乖宝宝时,同龄人的“米兰三剑客”已经站在危机的最前沿,这就是差距。”
不管媒体如何拉踩,米兰的教练组和球员与球迷的目标是一致的,那就是赢下冠军,为7年前的屈辱复仇。
5月26日傍晚18点,慕尼黑安联球场,双方球迷开始进场。举办方怕7年前的混战再次上演,在场内布置大量安保人员。
这些荷枪实弹的安保人员,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球迷躁动的情绪,双方没有一进场就发生冲突。
不过,手和脚没法动了,嘴巴可没闲着。双方开始比嗓子,都想把对方的声音压下去。
比赛还没开始,球迷这个被称为场上第14人的群体,已经开始battle了。
19点比赛正式开始,气氛烘托到这里,双方一上来都没有热身这个说法,直接就是干!
“我来到这里,只为了带走冠军。”
这是赛前C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放出狠话。
7年前,刚二十岁的C罗,面对“诺坎普”的头球无效,他除了狂怒,完全没办法。只能眼睁睁看着师父舍普琴看的两个头球被吹掉。
7年后,他已经不是当年的他了。
C罗看了眼在替补席上的舍普琴科,这一次他要亲手为师父报仇。
基于这些因素,比赛一开始节奏就很快,双方球员也冲突不断。
先是巴萨在后场破坏了卡卡的单刀,这是一个明显的犯规动作,裁判对巴萨的处罚至少也应该是一张黄牌和一个点球。但是裁判只给米兰一个任意球,连一张黄牌都没有。
安布和席尔瓦上前与裁判沟通,不出预料,被拒绝了。
从这个时候开始,这场比赛对米兰来说就好像另一个噩梦。米兰进攻球员被不断铲飞,而裁判好像又眼瞎了。
老好人安切洛蒂以前不管裁判怎么眼瞎,他都能淡定的站在场边。但是这次,他也被气的跳脚,在场边不停的向第四裁判员抗议。
米兰球员火气也是越来越大,几次之后,他们放弃“争取”裁判了,这场比赛的裁判他的心从一开始就是偏向巴萨的。
得出这个结论,球员们反而冷静了,米兰调整了进攻策略。既然到了禁区就要吃亏,那就别去了。
于是,球迷就看到了米兰一个个激情四射的世界波。西多夫、卡卡、C罗不断的用世界波威胁巴萨的球门。
而这一招很有用,三个人轮番打门,总有成功的时候。上半场结束的时候,米兰一球领先。
下半场一开始,米兰再次调整策略,安切洛蒂将换人名额直接用光,组成了钢铁防线。他们要把1:0的比分,保持到比赛结束。
1:0战术是米兰功勋教练卡佩罗最喜欢用的,这个战术露西娅不喜欢,米兰球迷也不喜欢。但是,不可否认的是,这是非常高效的模式。
佩佩、马塞洛、席尔瓦再加上安布,这四位组成了钢铁防线,连一只苍蝇都飞不过去,更别提一只足球了。
米兰防住了“MSN”的进攻,但是,比分却不是1:0,而是2:0,另一个进球来自蓬蓬头马塞洛。
这个时候米兰球迷才想起来,马塞洛还是一位喜欢进攻的后卫,他很擅长抓住机会。
2:0,米兰艰难的拿下这个冠军。哨声响起时,替补席的舍普琴科、因扎吉纷纷跑到场内,和主力球员一起欢呼,一起庆祝。
死敌的欢笑,让巴萨球员的落寞显得更加凄凉。登陆欧洲的第一个赛季,内马尔迫切需要一个重量级的冠军证明自己的实力。
但是,他失败了。这位巴西最后一位桑巴舞者,此时还是个20岁的小将,他瘦弱落寞的背影成为一代球迷的记忆。
卡卡作为巴西队现任大哥,他带头走到内马尔面前,和他交换球衣。拍了拍小伙子的肩膀,无声的安慰他。
而米兰有太多巴西球星了,帕托、马塞洛、席尔瓦,他们都是内马尔在国家队的队友,在这些大哥的安慰下,小伙子也放松下来。
这就是足球,他们在为各自俱乐部效力时,他们是死敌。但是在球场之外,他们也是为同一个国家并肩作战的队友。
米兰获得了第16座大耳朵杯,他们将第二名皇马远远的甩在身后。而米兰也再次迎来老将的退役朝。
两周后联赛最后一轮,也是米兰巨星的告别赛,舍普琴科、因扎吉、西多夫、加图索,米兰在一天时间内,送走四位巨星。
前世,随着这波巨星的离开,米兰的星光彻底黯淡。但是在这一世,米兰早早的完成了传承,接力的巨星也已经崛起。
最后一场比赛,对手是升班马球队,米兰提前锁定联赛冠军,对方也确定保级。这也意味着这轮联赛的烈度不会太强。
这一次,安切洛蒂让老将全部首发上场。而他们也用胜利,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