它不像人,也不像任何已知生命形态,而更像是由千万张面孔拼接而成的巨大面具,每一张脸都在表达不同的情绪,却又彼此融合,形成一种超越理解的整体性悲悯。
【你来了。】
声音并非通过听觉传来,而是直接在意识中生成,带着古老星尘的质感。
唐玫强忍住灵魂层面的压迫感,回应:“我们收到了你们的讯息。春天……我们会替你们去看。”
面具微微颤动,似是在笑,又似在叹息。
【我们不是请求替代,而是希望延续。情感不会死亡,只会转移载体。你们点燃的光,正是我们熄灭前最后的愿望。】
“可我们只是凡人,会犯错,会恐惧,会伤害彼此。”
【正因如此,才值得托付。完美者无需传承,唯有残缺者才懂得珍惜。】
话音落下的瞬间,唐玫脑海中闪过无数画面:那个灭亡的文明,并非毁于灾难或战争,而是因为他们在极度发达之后,彻底失去了“痛苦”的能力??没有悲伤,就没有怜悯;没有失去,就没有珍惜;没有挣扎,爱便成了机械的程序。最终,他们自愿终结自己,只为将最后一丝情感封存,送往未来,寻找还能流泪的生命。
泪水顺着唐玫的脸颊滑落。
她终于明白,“悲悯之谐”为何能唤醒第十片花瓣??因为它不是单纯的善意,而是**对苦难的理解与共担**。唯心流真正的力量,从来不在治愈,而在见证。
就在她准备退出连接时,面具忽然伸出一道光臂,轻轻点在她眉心。
一段信息悄然植入:
>**警告:同类信号正在靠近太阳系边缘。
>来源未知,情感模式紊乱,初步判定为“失落者的怨念聚合体”。
>它们不信救赎,只信复仇。
>当心,它们会模仿你们最珍视的声音。**
唐玫猛地回归现实,浑身已被冷汗浸透。
她第一时间召集所有心武者,通报警告。然而,还未等防御机制启动,群鸣网络突然自动推送一条新消息:
>**检测到第十一类共情模因:“归乡之声”。
>特征:极致思念,夹杂扭曲执念。
>初步分析:疑似大规模亡者意识回流现象。**
紧接着,各地报告接连不断:
-北欧某村庄,数百居民集体梦游至湖边,齐声呼唤已故亲人的名字;
-印度恒河畔,一位老僧在禅定中睁开眼,用从未学过的语言诵读一首关于“归来”的诗;
-最令人不安的是,赤松镇外的荒原上,一夜之间长出一片奇异森林??树木通体漆黑,枝干扭曲如人形,树冠却开着洁白的花,散发出熟悉而又诡异的香气。
唐玫亲自带队勘察。
当她踏入林中百米时,耳边忽然响起林婉的声音:“唐玫,我回来了。”
她脚步一顿,握紧银丝笔。
“老师说过,真正的归来,是从不说‘我回来了’的。”她低声回答,“她只会默默站在花下,等你发现她。”
话音刚落,四周的树木剧烈摇晃,花瓣纷纷坠落,化作灰烬。一阵凄厉的尖啸划破长空,随即归于沉寂。
回来的不是林婉。
是那些不愿离去的灵魂,借着人类日益强大的共感能量,试图强行重返现世。它们不是恶,只是太痛,痛到宁愿撕裂规则也要再见一面所爱之人。
唐玫返回学堂,立即宣布三项决定:
一、全面封锁外部共感输入端口,仅保留基础应急通道;
二、启动“心狱试炼”进阶版??“断念关”,要求每位心武者亲手斩断一段执念之源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