逻辑很简单啊——
1993年,迪士尼的市值也就200亿。
他们95年收购的abc市值190亿。
当两家公司合并之后,迪士尼的市值可不就是凭空翻了一倍了?
这种行为明显就是投机取巧!
然后迈克尔·艾斯纳给所有人说——诶,你别管迪士尼的市值是怎么涨的,你就说它没涨吧?而且,我们约定的不是股价翻一倍哦,而是市值翻一倍哦!
只要是个正常人听到这种话后就都会发疯吧!
至于说先前大伙为什么没发现?
很简单啊,各家高管的真实薪资其实是保密的,需要完全披露的都是固定薪水,其他的对赌条款可能涉及到集团经营,所以除非被股东提请审计,不然是可以模糊公布的。
正因如此,在此之前,所有人都被迈克尔·艾斯纳蒙在了鼓里。
而现在?
当罗伊·迪士尼出手即是暴击后,随着他的发完完毕,接下来的四个小时那直接就成了批斗大会了,在等投票环节开启时,更是有43%的股东表示,艾斯纳该滚出公司。
也就是43%的股东反对艾斯纳继续担任董事会成员。
这个数字很恐怖的啊。
因为在美国,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董事通常需要收获90%的股东投票才能连任。
公司章程另有约定的除外。
43%的反对票意味着艾斯纳要滚蛋了。
事实也是如此,随着股东大会的结束,当天夜里,迪士尼董事会便宣布了董事会的改组方案,迈克尔·艾斯纳正式卸任董事长,代理董事长为乔治·米切尔。
然后,迈克尔·艾斯纳依旧是迪士尼的ceo。
从表面上看,艾斯纳依旧是迪士尼的王,因为乔治·米切尔是他的人。
但所有人都知道,他不会在迪士尼待太久了。
因为迪士尼代理董事长的任期只有365天。
在此期间里,迪士尼是必须要选出一个正式的董事长的。
艾斯纳暂未离开的原因无非就两个:
1、他的手里掌握了太多的迪士尼秘密。
迪士尼是不敢直接将他踢走的,他能自爆嘛。
想不让他自爆,那迪士尼就必须满足他的要求,就比如说——
“我可以离职,但你不能清算我。”
2、迈克尔·艾斯纳可以离开,但他离开之后,公司里的权力又如何划分呢?
像罗伊·迪士尼,他是肯定想当董事长的。
在他的世界里,罗伯特·艾格当个ceo就行了。
但,罗伯特·艾格当下才掌握实权啊。
这两人不谈……
是不可能的。
(笑~
迪士尼内部的争权夺利,让他们成为了北美民众茶余饭后间的最大谈资。
正当所有人都在期待血流长河的场景时,鲁伯特·默多克却皱着眉头,倾听着下属的汇报,“你是说,华纳正在和我们竞争《普拉达》?”
“yeah。”前来汇报的秘书点起了头,道:“据说是伊莎贝拉看中了它。”
“噢——”默多克拉长了声线,目光闪动。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