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翻开日记,写下新的一页:
**“今日,电工张志国携女求援。
女童高烧昏迷,疑似急性肺炎。
林晚随行护送就医,启用姑姑遗留救助金。
另,联合国‘心流桥’发来通知:全球第100个倾听站点将在云南山区建成,命名‘桃语站’,以纪念此处每一朵曾为倾听绽放的花。
陈星留言:‘有人说,听完周晓兰的故事后,终于敢给离家十年的儿子打电话。
’世界正在一点点松动,像春天撬开冻土。”
**
写完,她合上本子,望向窗外。
雨又下了起来,细细密密,敲打着屋檐。
桃树在风雨中轻轻摇曳,那些布结随风摆动,仿佛在替远方的人传递心跳。
三个小时后,林晚回来了,脸上带着疲惫却明亮的笑容:“奶奶,医生说再晚半小时就不一定救得回来了!
现在已经在输液,退烧了!
张叔叔哭得像个孩子,一直说要给孩子取名叫‘念恩’。”
小满微微一笑:“名字好。
记住别人的光,也是一种承。”
林晚坐在她身边,忽然问:“奶奶,为什么您总是把别人的事扛在肩上?明明自己腿疼得走不动,还要管这么多?”
小满沉默片刻,抬手撩开额前银发:“你知道裁缝铺最早是谁开的吗?”
“不是您吗?”
“是我姐姐。”
小满声音轻了下来,“她比我大五岁,温柔贤惠,会绣花,会唱民谣。
那年饥荒,她把自己口粮省下来给我吃,自己饿得晕倒在织布机前。
临走前,她拉着我的手说:‘妹妹,你要活久一点,替我多看看这个世界。
’”
林晚静静听着。
“后来我开了这家铺子,就是想让她的一部分也活着。
每一针每一线,都是我对她的回应。
所以啊,我不觉得累。
因为我知道,我不是一个人在撑着这扇门。”
林晚鼻子一酸,扑进她怀里:“奶奶……我也想替您撑一会儿。”
小满轻轻拍她的背:“你早就在撑了。
从你第一次戴上‘承’字纽扣开始。”
几天后,小女孩康复出院。
张志国带着女儿亲自登门道谢。
小女孩怯生生地走到小满面前,从口袋里掏出一颗水果糖,奶声奶气地说:“奶奶,给你吃糖,你不苦了。”
小满接过糖,笑出了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