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小李,你跟著我一起上去解释解释。”于是之安排了一下。
“好。”
人艺备了一个音响。
李有思跟著于是之走上了广场,两人出现,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。
“承蒙各位对於我们话剧《天下第一楼》的喜欢!能够在这么热的天气在我们剧场外面守著!”
“也实属是我们人艺的错误,在休息之前没有提前通知大家!让大家白白期待两天时间!”
“不过也希望各位能够理解我们,人艺的最大剧场只有一千座,一周几乎是五六场!
所以很多人的需要满足不了!而且《小井胡同》的演员也是我们。演员都有些顾不过来,我和老蓝也年老了,无法坚持每天的高强度工作。”
于是之说完鞠躬。
要是后世的明星,不得坐著,然后说一句:粉丝是粉丝,关我什么事?任由粉丝扰乱公共秩序?
“这位是我们《天下第一楼》的幕后编剧,今天也把他请过来和大家说两句。”
李有思接过来话筒,立马也鞠躬:“我写剧本是在一次去全聚德吃完饭后,当时就想写一个剧本试试,我完全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。”
“在此感谢各位的支持和喜欢,我知道你们也有很多人是我的读者。”
“我也在此希望各位能够理解人艺的各位老人家的不容易,毕竟於老六十三了还活跃在一线实在是不容易!”
“。。。。。。”
两人的致辞让今天的一场狂欢消下去了很多。人群慢慢散开了。
李有思深呼吸一口气:“这人是真多,一人踩一脚,我都得死十遍。”
于是之微微一笑:“今天確实是事出反常!感谢你刚刚的解围!”
“大家都是《天下第一楼》的付出者嘛!”
於佳佳看著这一幕立马又有了撰写稿子的新思路。
李有思离开了剧场。
其他人也相继散开。
从这一刻很容易看得出来,《天下第一楼》的火爆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。
於佳佳立马跑回去撰写了一篇新的稿子在《北平日报》上面发表了出来:
《天下第一楼》引爆观剧热潮老艺术家真情化解观眾情绪【本报记者於佳佳】昨日清晨,北平人民艺术剧院门前出现建院三十年未遇之盛况。
清晨五时许,上千名观眾已在剧场外排起长龙,其中不乏从天津、河北等地专程赶来的文艺爱好者。至上午八时,广场聚集人数已逾三千,创下首都话剧演出史上前所未有的购票奇观。
因连续高强度演出,于是之、蓝天野等老演员出现严重疲劳症状。院方临时决定休演四天,却未及时公告,导致昨日场面一度失控。六十三岁的于是之先生闻讯后,未及换下居家布鞋便赶到现场。当他与编剧李有思共同出现在台阶上时,沸腾的人群瞬间安静。
为什么《天下第一楼》会出现这种文化现象?
经典艺术作品的诞生从来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產物。从编剧李有思的文本创作,到吕中、林连昆等演员的精彩演绎,再到灯光舞美等幕后人员的匠心呈现,《天下第一楼》的成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。———
北平电影製片厂。
凌子风手拿著报纸:“这个话剧真的这么厉害吗?你看过没有?”
对面的导演是同样的第三代,谢铁驪,她说道:“听老陈他们说过,好像確实不错。
2
“我有两张票,去看看不?”
谢铁驪突然也感了兴趣:“走吧,好久没看过话剧了。”
两人离开了北影厂。
坐上了红旗汽车,没多久停在了人艺的首都剧场外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