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好,我姓董,是华侨商会的会长,这一次是过来和你们《收穫》谈合作的。”
《收穫》接电话的是李小琳,这一通电话弄得李小琳一脸憎逼,什么叫做谈生意,俺们《收穫》杂誌社可一直以来都是老实人啊!
嘟嘟嘟!!
“小琳,什么电话?”
“诈骗的。”
去年。黑龙省公交司机王洪成宣称发明了“水变油”技术,然后到处骗各种媒体和公司要合作。这些投机分子什么年代都有,特別是这个年代。
什么矿泉水瓶(放入水就变矿泉水)一系列离谱的补品几乎层次不穷。
李小琳感觉自己的防诈骗思维真的太好了。
“掛了?爸,什么意思啊?”
老董懵逼:“重新打过去。”
嘟嘟嘟,又是李小琳接听的:“谁?”
“我是魔都华侨商会会长,这一次是为了和令社详谈《追风箏的人》的合作事宜的。”
“。。”李小琳没掛电话,至少对面知道杂誌社出了什么杂誌了的。
“大概是?”
“《追风箏的人》我相信在美丽国还有很大的市场,所以想要找你们杂誌社和作家购买该书的版权,然后拋售去美丽国。”
“。—?”李小琳稍微有些震惊。
这篇小说发表快一个多月了,销售量在南方突破了快八十万册了。
算是《收穫》近几年的销售巔峰,但是它的影响力显然是不如《落叶归根》和《我的团长的团》。就和巴金说的一样,不同的小说具有不一样的受眾,火不火也不完全是由质量决定的。
“在美丽国出版?”
“对,这小说关於战爭和人性的思考,在美丽国具有广泛的受眾,再说一句比较大义的话,这篇小说能够宣传我国不少的风景和文化。”
李小琳和老董聊了小半小时了。
最后两人確实都总结出来了《追风箏的人》如果真的去了美丽国,或许是有些影响力的。
下午,大饭店。
李小琳坐著等到了一位六十出头的老人。
“没想到您是巴金先生的女儿。幸会。”
比起来杂誌社编辑的身份,李小琳这个巴金女儿的身份更加的受欢迎,这种事情她都习惯了,別人听到巴金就会震惊。
“您好,聊小说出版的事情吧。”
“简单来说聊聊版权问题吧,我们想要预付购买去美国销售的版权,具体价格后面商议吧——”
李小琳不太懂各种复杂的程序和版税制度,比起来国內要麻烦太多了。
“意思大概明白了,但是作家李有思在北平,需要联繫。”
“北平吗?我儿子有个同学也在那边,过几日我让我儿子亲自过去和他详谈合作的事情。”
李小琳点点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