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他会走路了,得有人不转眼地看着,不然一扭头人就跑的没影。
陆早早不愿意,非要拿着灯给陆母看,林言只好把他抱到厨房门口。
陆母站在灶台前哄了两句,他才心满意足。
林言这才想起来要买几个奴仆的事,陆母的铺子马上也要开业。
可是要想找几个称心如意的,也没那么好找。
而且漳州如今日子都过得不错,但凡过得去,也没人想让孩子去别人家为奴为婢。
一件事压着一件事,林言只觉得心累,还是得搞个章程出来,管的事情多,西一榔头,东一棒槌的,乱糟糟的,理不清思绪。
陆鹤明和安洵中午不回来,他们几人凑在一起吃。
二叔么看他们都在,“等过了十五,我们就搬走了。”
年前想着热闹,而且房子里东西也没怎么添置,这过了年,也该搬走了,他们要长久待在这边,打扰太久也不好。
陆母啊了一声,两人好不容易才熟悉,自然不愿意让他离开。
“怎么这么着急?这天还冷着,等到了二月再搬,咱们还能一起说说话。”
二叔么玩了一圈,性子也开朗不少:“这有什么,离得这么近,你喊一声就来了。”
陆母被他逗笑:“行,那就过了十五搬,一起去给你们贺新居。”
元宵节一起吃了汤圆,卫陵光和安洵要吃饺子,又另外包了饺子,又是一大家子一起,小院里十分热闹。
卫陵光过年没回家,盛京那边送过来不少东西,他一个人用不到,又搬到了陆家。
“真想天天吃婶子包的饺子。”
陆母被夸自然开心:“想吃就来家里,管够。”
安洵抢着问:“那我呢?”
陆鹤明不紧不慢接了一句:“你不行。”
“为什么?”
陆鹤明给了他一个眼神没说话,一旁的阿眠天真地问了一句:“阿娘的饺子好吃,还是师兄包的好吃?”
安洵:“……”
看他无言,一屋子人又笑起来。
笑声飘过了十五,皎洁的月光轻轻拂过每一寸土地,留下最纯洁的祈愿。
他们东西不多,有很多在年前就已经送了过去,再加上平日里没事就带点过去点,除了随身物品也没多少。
一辆马车就把东西装完了,陆母看他们搬走,心里空落落的,只能叹气。
“阿言?你带着早早先过去,我和阿眠待会儿就跟上。”
“好嘞,那我们先走了阿娘。”
家里过年买的那头猪,除了回礼送出去的和过年吃的,还剩下不少腊肠腊肉腊排骨,陆母让云织收拾出来一些也给他们送了过去。
林言早知道他们要搬走,过年前就让人准备了搬家礼,两对花瓶。
他们院子比陆家小上一些,也是三进,只是少了西厢房,换成了一排廊道。
顺着还有一条水系,沿着水边,种满了竹子,还有一块大石头,挡住视线。
“这边我爹么还让人种了花,不知道春天能不能长出来。”
林言也就年前跟着来了一趟,如今一收拾,像是换了一家。
“等过几日还要去买几个奴仆,收拾这院子,都是找的农家大娘,用着终究不方便。”
林言一听,连忙应和:“正好我也要买几个,等有空我们去下面县里看看。”
漳州城还没有牙行。
两人约定好,又往后院去看。
整个院子布置和他们家完全不一样,花花草草的可不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