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他俩回来,这孩子更兴奋了,一盆水扑腾了一地水。
“啊!”
林言无奈,应着他的声音往前去:“喊爹么干什么?爹么又听不懂。””
林言陪他玩了一会儿,才用布巾把他抱出来。
一双眼睛直勾勾地看着你,林言觉得自己心都要化了。
陆鹤明在后面顺手把水倒掉。
阿眠又从外面回来,看到他们一脸惊讶。
“大哥,哥么,你们回来了?正好我师父递了信回来,咱们一起看。”
盛京的消息传过来太慢了,有时候等他们知道了,盛京已经有了新的进展。
这也没办法,只能这样了解一番。
陆母正在给早早做衣服,这小孩确实长的快,刚到漳州时给他做的衣服都短了一节。
“两位大人已经安置好了?”
“安置好了,就差不多住在府衙里。也方便。”
陆母用牙把绳子咬断,又说:“等有时间来家里一起吃饭。”
“知道了阿娘。”
自从两位大人来了之后,陆鹤明轻松了许多,至少文书什么的,能为他分担一些。
日子眨眼就过去了,漳州府城越来越多的铺子,人们手里有钱,田地里的庄稼也长得喜人。
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
奔流而过的漳江从未停息,日子随着水流消逝,四季交替,也不过在转眼之间——
作者有话说:[鸽子]
第174章
漳州的秋天来的格外晚,盛京那边送来的皮毛已经快半个月了,这边还穿着夏衫。
林言隔着窗户往外瞧,大太阳无声炙烤着整个小院。
“这幸亏漳江水多,照这个日头,又该旱灾了。”陆早早从外面走过来,陆母在后面跟着他,怕他摔了。
林言看他们过来,蹲下身子拍手:“陆早早,来爹么这边!”
“可不是,这两天也凉快些了,去年不也是这样?”
过了梅雨季,漳州就开始热,四五个月过去,还整日的大太阳。
“大郎又去县里了?那边水库不是修的差不多了?”
林言抱了一会儿早早,这孩子快两岁,抱起来沉的很,把他放下来林言才回陆母的话:“就是要收尾了,去视察一番,再去丹阳县看看。”
去年入了秋,陆鹤明就没闲下来过。
先是让人沿着漳江修了堤坝,只是堤坝对于漳江来说完全不够用,一场大雨下来就前功尽弃。他就又亲自去了各个县里勘察,确定了水库位置。
治水就得堵,疏,储,改四个法子结合。
如今一步步走过来,成效很是不错。
因为修水库耗费人力物力不少县令都不愿如此,再加上陆鹤明一个年轻小伙子,后面虽然有昌邑王撑着,但他们这里天高皇帝远的,小小县令就是一方天地的老大。
滑不溜秋的让人抓不住尾巴。
还是陆鹤明去了一趟布政司,又写了折子送去了盛京,还揪了典型出来,把其中一个县令当场罢免了,这些老油条才没有推三阻四。
过了年之后,整个漳州便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。
林言的食肆也不错,生意十分红火。
他还抽了时间去找了一下柳之昂曾经说过的一种草药。
结果发现那草药完全是野生的,人工栽培,一种就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