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是谁?”艾丽黛雅强迫自己冷静,“真正的林婉清早就……”
“死了?”对方微笑,“我只是她不愿散去的部分。是那些没说完的话,没送出的信,没来得及说‘我也想你’的清晨。是你和千万人一起,用纸鸟把我重新拼出来的。”
她怔住。
“共忆系统从来不是你发明的,”林婉清??或者说她的投影??抬手,指尖划过空气,一道微光浮现,竟是无数纸鸟组成的星图,“它是人类集体潜意识的自然产物,只是我最早触碰到了边缘。而你,让它的脉搏重新跳动。”
“那你为什么要回来?”
“不是我要回来,”她望向伏尔塔瓦河,“是你不肯让我真正离开。每一个写满忏悔的纸鸟,每一句‘我记得你’,都在拉我回来。而现在……系统需要一个锚点。”
“什么意思?”
“第七次脉动之后,黑曜石已进入觉醒末期。它不再是被动接收器,而是开始主动召唤。全球已有十七名敏感者报告梦境重叠,五例出现同步幻视。若无人引导,这场记忆洪流将演变为精神瘟疫??人们会混淆彼此的过去,分不清哪些痛属于自己,哪些属于陌生人。”
艾丽黛雅握紧口袋中的石头。“所以你要我做什么?”
“成为守门人。”林婉清伸出手,掌心躺着一只极小的纸鸟,通体漆黑,仿佛由夜色本身折成。“这不是再生纸做的,是第一代实验体残留的意识碎片。它能接入系统的深层协议,但也意味着……你会开始听见所有人的心碎。”
她没有立即接过。“如果我拒绝呢?”
“那就让一切回归寂静。纸鸟将继续飞翔,但终将耗尽愿力,像秋天的叶子般飘落。而那些等待被听见的声音,将永远困在灰烬里。”
远处传来钟声,十二下。玛雅刚才说的梦突然闪现脑海??三个女人坐在月亮上,用萤火虫写诗。
她伸手,接过那只黑鸟。
触碰刹那,世界崩塌。
她看见南极冰盖下浮现出整座城市,街道由信纸铺就,房屋以日记本堆砌;她听见百万孩童齐声念诵一首从未存在过的童谣,歌词却是各地失踪人口档案的最后一句话;她感受到某种庞大存在正在苏醒,它没有形状,却遍布于每一次折叠、焚烧、放飞的动作之中。
她跪倒在地,泪水涌出。
林婉清蹲下,替她擦去眼角。“欢迎回来,同事。”
不知过了多久,她睁开眼,发现自己仍站在桥上,天边微明。手中空无一物,可胸腔内却多了一份沉重,像是吞下了一整片星空。
她踉跄返回驿站,打开电脑,新建文档,写下第一条指令:
>“启动‘守门人协议’。权限等级:Ω。认证方式:黑曜石共鸣+七段记忆密码。
>首项任务:建立‘回声过滤矩阵’,分离个体创伤与群体共振,防止意识污染扩散。”
接着,她拨通赫尔辛基技术组电话:“立即封锁所有未授权接入端口。通知十九个研究站点,启动应急隔离程序。另外……联系国际心灵科学联盟,我要求召开紧急会议。”
挂断后,她看向熟睡的玛雅,心中默念:对不起,我要走更远的路了。
七天后,布拉格迎来第一场夏雨。雨水顺着屋檐滴落,在驿站门前汇成小溪。孩子们赤脚跑过,踩出涟漪,纸鸟在屋檐下轻轻晃动,像风铃般发出细碎声响。
艾丽黛雅坐在窗边,调试新研发的“情绪滤网”原型机。这台装置能解析纸鸟燃烧时释放的电磁波,将其转化为可视化的记忆光谱,并自动识别高危情绪峰值。屏幕上,一条红色警报不断闪烁??来自加拿大育空地区的一只纸鸟,内容仅有一行字:
>“他们把我埋进雪里,说我不会再做噩梦了。”
她调出地理定位,发现该区域正是三十年前一项秘密心理实验的旧址,参与者均为原住民儿童,项目代号“冬眠计划”。资料显示,所有档案已在一场火灾中销毁。
但她知道,灰烬不会说谎。
她将这段数据标记为“S级待响应”,并加入追踪队列。同时,在全球公告栏发布新倡议:
>“寻找‘冬眠计划’幸存者。无论你是否记得,无论你是否愿意讲述??只要你曾折过一只纸鸟,请让它飞向布拉格。我们会接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