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阳城郊驿站,
许洛仁还安排了接风酒宴,
杀鸡宰羊,弄的很丰盛。
“司徒这一路巡省,可够辛苦的啊。”
“还好。”
许洛仁笑道:“告诉司徒一个好消息,陛下见司徒在洛阳通济坊的宅子小,
特下旨,把原赏赐给魏王的惠训坊,分了一半给司徒建宅。”
李逸在通济坊的宅子才二十余亩,
而惠训坊足有五百余亩地,现在一分为二,李逸占西面半坊地,二百余亩,越王李泰占东边半坊地,也二百余亩。
“现在越王那半坊,更名为道术坊,卫王这半坊,则仍名惠训坊,一坊分为二坊。”
“惠训坊可是好地方啊,北面临着洛水,一水相隔便是皇城,惠训坊西北不远,便是天津桥。”
从天津桥过来,洛水南岸有一大片地,洛水南溢,开成了一片几百亩地的潴沼,
当年杨广营建东都洛阳时,为控制洛水泛滥修筑堤岸,但后来洛水南溢,于是在洛河南堤以南,形成了一片三百多亩的沼池。
堤岸周边荷芰丛生,杨柳成荫,水鸟翔集。
池周七里余。
这片沼池虽说如今没人打理,显得有些荒芜。
可如今皇帝把这三百亩的沼池,一并赏赐给了李逸做园林。
赐半座惠训坊二百多亩地,再赐坊前沼池三百余亩,
这可不是洛阳郊外,
而是就在天津桥旁,
与皇城就隔了一条洛河,这里本就风光宜人,是达官贵人开馆列第的好地方,
李逸所在这片地方,更是堪称都城之胜。
许洛仁说起这些的时候,都是一脸羡慕。
哪怕洛阳如今只是洛州,不再是京都,但这毕竟是洛阳。
“陛下让你入城后,先回府好好泡个温汤,在家休息半天,明日一早再进宫面圣。”
李逸还真很想回家好好泡个热水澡,然后在舒适的暖榻上好好睡一觉,这一路颠簸不说,也没条件沐浴,哪怕是大冬天,李逸也感觉身上很不自在。
他掏出柏坞谷奏事交给许洛仁,
“许将军,这道奏疏,有劳你替我转呈给陛下。”
许洛仁看见这奏疏装在黑色绢袋里,上面还打着封印,知晓这是直接呈给皇帝拆阅的封事,
接过后感觉份量很重。
陪李逸吃完这顿接风宴,许洛仁便立马赶回洛阳宫,亲自把这沉甸甸的封事呈给皇帝。
李世民接过时也有些意外,
打开后,看到厚厚一本奏疏,密密麻麻的都是李逸独特的瘦筋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