棒子文学网

棒子文学网>唐朝好地主:从村长开始 > 第797章 朕忍你很久了(第2页)

第797章 朕忍你很久了(第2页)

这段时间,

村民们天天跟过年一样,

县乡也是在李逸要求下,特事特办,给他们办下了户籍,确认了地契。

村民们自己也是很积极,

在李逸安排下,用折的寺庙砖瓦等,建起了孔庙、社学,还修了社仓,

李逸把抄没的粮食,给村民们分了些口粮外,还在各村的社仓里都存下了一百石粮。

各村划分保甲,推选了村长、保甲长,壮丁还编了巡逻队,闲时训练下枪棒拳脚,轮流当值守村巡逻等。

村子日新月异,

变化极大。

李逸没急着回洛阳,就是把这里看着是自己的一块实验田,要先安排好才走。

今天,

是村里社学开学的日子,哪怕都要过年了,

但李逸还是为新建好的社学,请来了两个先生。

两个年纪五六十的本乡老头,读过些书,曾在洛阳做吏,年纪大了回乡休养了。

李逸派人请他们来这教书启蒙,两老头当然不会拒绝。

李逸给这个小学,划了五十亩田,做为学田,地村民们帮着耕作,收获的粮食,用于老师的口粮、工钱,以及学堂的一些开支,剩余的就存入村社仓。

而村民们的孩子十岁以下的,都可以来学堂免费学三年,跟最早的无极小学一样,一天只上半天课,孩子还可以回家帮忙干活,农忙时节就放假。

这个学校条件比李逸当初的无极小学还简陋,

大冬天的,

两个教室,却挤了不少孩童,还有不少村民也坐在后面旁听。

“人之初,性本善,性相近,习相远。”

新开学第一课,两个班教的内容都一样,都是李逸所编著的三字经。

安元寿跟着李逸来到教室,安静的旁听了一课。

“司徒心忧天下,却还能在百忙之中,为这个小村子的百姓们,留一所学堂,真是大善。”安元寿表示自己要捐助,他这趟是奉命出任务,也不可能携带什么钱绢,

好在这位可是出身武威的顶级豪强,

父亲、伯父都是当朝国公,一门两国公,可是相当了得。

安家祖上乃是安息国王子,北魏时,王子安难陀东迁,定居凉州,逐渐成为了凉州的世家豪门望族。

当初大唐初建,河西是李轨的大凉控制,在长安的安兴贵主动请缨,最后在兄弟安修仁等凉州族人亲戚的帮助下,硬是推翻了李轨,将河西献给大唐。

事后,安兴贵拜上柱国、右武侯大将军,封凉国公,赐帛万段,实封六百户,而其兄弟安修仁授左武候大将军、凉州都督,册封申国公,实封六百户。

安元寿是安家年轻一代里俊杰,

如今才十六岁,便被授为右千牛备身,还选入百骑,随侍皇帝左右,深得信任。

这样的名门子弟,出门当然不可能不带钱。

他身上有黄金,

直接摸出一本金页子书来,这书里的页面是黄金打造,一页一两,十页一册。每页还可折成数等份,这种金页方便携带,而且打薄的金叶易于防伪,便于交易流通。

掏出一本金页册来,伸手又摸出一把金刀子,做成剪刀模样,出门携带着既可辟邪护佑,还可随时充做盘缠。

看他还要往外掏,

“停,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