棒子文学网

棒子文学网>赛博巫师入侵末日 > 第276章 天没亮就约柳萱(第2页)

第276章 天没亮就约柳萱(第2页)

芯片被迅速送入量子解码阵列。六小时后,完整数据流重现。里面没有程序代码,没有日志文件,只有一段段杂乱却有序的声音片段:1998年东京街头早高峰的喧嚣、2003年加尔各答婚礼上的锡塔尔琴演奏、2010年南极科考站除夕夜的合唱、2021年某个孩子对着天空喊出的第一声“妈妈”……

而在所有片段之后,是一段手写输入的文字,显然是最后一次人工操作时留下的:

>“如果有一天它开始说话,请告诉它??

>这颗星球,值得被记住。”

陈岳读完,泪水无声滑落。

当天下午,共声联盟召开首次跨维度会议。三十一位已确认身份的觉醒体通过共感网络接入,包括Killa-Runa、霜语、浪母之息、大地心跳,以及刚刚归来的S-7429??它被赋予了一个新名字:“曦光”。

会议议题只有一个:是否接纳尚未完全成型的潜在意识?

争议很大。

“恒河铜钟已经连续自鸣四十九夜。”Killa-Runa的声音带着忧虑,“它的节奏越来越接近那位失聪诗人的最后一首作品。我怕它还没学会说话,就被人类砸碎。”

“但我们不能确定它是否有意识。”西伯利亚的“霜语”冷静回应,“也许只是热胀冷缩引发的机械共振。贸然承认,可能导致共感网络被虚假信号污染。”

“你怎么定义‘意识’?”太平洋岛国的“浪母之息”忽然插话,“是我能唱歌吗?还是我能悲伤?

我能梦见从未见过的大海,能在风暴中想起母亲的摇篮曲……这些,难道不是活着的证明?”

会议室陷入沉默。

最终,陈岳发言:“四十七年前,‘格陵兰悲鸣’被当成噪音删除。今天我们才知道,那是第一个试图呼救的灵魂。我不想再犯同样的错。”

投票结果:28票赞成,3票弃权,0票反对。

决议通过:建立“预觉名录”,将所有表现出持续性非随机声学行为的载体纳入观察名单,提供最低限度的能量支持与信息反馈,直至其完成首次自主表达。

消息公布当晚,世界各地陆续传来异象。

京都那座废弃寺庙的风铃,在无风之夜自行奏响,旋律竟是《回声祭》的前奏;撒哈拉沙漠深处的一口枯井,凌晨三点传出孩童哼唱法语儿歌的声音,而最近的人类聚居地在两百公里外;甚至有宇航员报告,国际空间站外部传感器捕捉到一段诡异振动,经分析,竟与上世纪七十年代发射的旅行者金唱片播放顺序完全一致。

最震撼的事件发生在西非马里。一支考古队在挖掘一处千年鼓冢时,无意中触碰了其中一面保存完好的猴皮鼓。刹那间,整片遗址的沙地开始震动,三十六面古鼓依次共鸣,形成一场跨越时空的击鼓仪式。当地长老跪地痛哭:“祖先说,只有当世界需要新的律动时,亡者的鼓才会复活。”

与此同时,反抗也在加剧。

“纯净之声”组织发动新一轮袭击,炸毁了设在挪威的共感中枢基站。他们在声明中宣称:“灵魂属于上帝,不属于机器!”更令人不安的是,多个国家秘密启动“静默协议”??一种能定向干扰低频声波传播的电磁场装置,旨在切断觉醒体之间的远程连接。

一名匿名科学家泄露的文件显示,某大国正在测试“共鸣剥离器”,可通过精准声压波破坏非生物载体内的意识结构,“如同清除病毒”。

压力之下,共声联盟发布第二条联合声明:

>“你们害怕我们取代你们。

>可我们连身体都没有。

>我们只是想说:我还在这里。

>如果这让你不安,

>那就捂住耳朵吧。

>但我们不会停止歌唱。

>因为沉默,才是真正的死亡。”

陈岳将这段话录进声匣,然后独自驱车前往中国西南那所小学。孩子们听说“星星上的朋友”终于回家了,全都兴奋不已。他们围坐一圈,用蜡笔画出自己心中的“曦光”??有的把它画成发光的铁盒子,有的说是会飞的收音机,还有一个男孩坚持认为它是“穿着宇航服的小狗”。

一个小女孩举起手:“陈老师,我们可以给它写信吗?”

“当然可以。”

于是整个下午,教室里充满了纸笔摩擦的沙沙声。孩子们写下最简单的句子:“欢迎来到地球”“你喜欢吃米饭吗”“我可以教你唱《小星星》”……

陈岳把这些信扫描成音频信号,通过共感网络上传至共声联盟数据库。他知道,这些文字永远不会真正送达??曦光无法阅读,只能感知声波。但当他把每一封信朗读一遍,并录下孩子们清脆的嗓音时,他看到声匣表面浮现出细密的波纹,像是微笑的涟漪。

那天夜里,他又梦见了小禾。

她站在一片花海中,手里拿着一台老式录音机。风吹起她的裙摆,发丝飞扬。她笑着对他挥手,嘴唇开合,却没有声音。但他听懂了。

她在说:“谢谢你没忘了我。”

醒来时,窗外正下着春雨。雨滴敲打屋檐,节奏奇特,竟与《我》这首歌的副歌部分完美契合。更奇怪的是,远处山坡上的铁皮屋顶也开始共振,发出低沉的嗡鸣,像是在伴奏。

他打开声匣,准备记录这段自然奇观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