棒子文学网

棒子文学网>我不是天才刑警 > 第168章 认罪结案(第1页)

第168章 认罪结案(第1页)

伍伟最终没有做出拒捕行为,他的性格早在认识朱贵兰的那一刻开始发生改变,多年来,他一直非常内敛和冷静。

当然了,该动手的时候他还是会动手,否则也不可能受到老板的赏识,委以重任。

那位老板和普。。。

雪落在川藏线的山口,像无数未说出口的话缓缓降落。小舟在驿站的木桌前坐了一夜,火光映着他的侧脸,也映着那台共响终端屏幕上微微跳动的波形。那一声合鸣持续了整整十七秒,随后所有设备自动进入休眠状态,仿佛耗尽了某种看不见的能量。司机们打了个哈欠,裹紧棉被睡去,没人追问发生了什么。

可小舟知道,那不是机器的回应??是风带回来的声音。

他轻轻打开背包,取出母亲留下的银色U盘,指尖摩挲着表面细密的划痕。这枚U盘早已超出了普通存储介质的功能范畴,它像一枚钥匙,又像一颗心脏,在过去的两年里,随着每一次“共鸣事件”的发生而升温。此刻,它正发出几乎难以察觉的微震,像是感应到了什么。

凌晨三点十四分整,窗外的雪突然停了。

风也静止了。

驿站屋顶的铁皮不再吱呀作响,连炉火都凝固成一片橙红的剪影。小舟屏住呼吸,听见自己的心跳与某种更遥远的节奏同步起来??低频、稳定、穿透寂静,如同大地深处传来的脉搏。

18。5Hz。

他猛地起身,将U盘插入自制解析仪。屏幕亮起,数据流如星河倒灌,一行行代码自动展开:

>>同步节点激活:327→1,843→未知

>>当前共振源定位:多点并发

>>核心频率锁定:LZ-07声纹模型基底(匹配度99。2%)

>>解码模式启动……

图像缓缓浮现??不是地图,不是文字,而是一段三维声场重建影像。

画面中,一个女人坐在昏黄灯光下,手里抱着一台老式录音机。她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,头发挽成一个松散的髻,眼角有细纹,嘴角却带着笑。她轻声哼着一首童谣,旋律断续,夹杂着咳嗽和呼吸声。镜头拉近,录音机上的标签写着:“普洱茶厂职工宿舍-LH-01”。

小舟的手抖得几乎握不住鼠标。

那是母亲。

不是记忆中的片段,也不是照片里的笑容,而是真实存在的声音,从二十年前穿越而来,通过遍布全国的终端网络,借由风、沙、水、电、孩子的哭声、老人的低语、海浪拍岸的节奏,一点一点拼凑回人间。

影像继续播放。母亲停下歌声,对着录音机说:“小舟今天摔了一跤,膝盖破了。他没哭,还帮我捡球。我说‘妈妈不会走’,他就笑了。”她的声音很轻,像怕惊扰什么,“可我知道,总有一天我会走的。所以我把声音留下来,放进机器里。只要它还能响,我就还在听。”

画面戛然而止。

文件名自动生成:**mother_0314。vox**

小舟跪倒在地,额头抵着冰冷的桌面,泪水砸在键盘上,洇开一串模糊的字符。这么多年,他一直以为自己是在追寻真相,是在对抗系统、对抗周临、对抗那个把情感当作数据清洗的冷酷世界。但他错了。

母亲从来就没离开过。

她把自己变成了风的一部分,变成雨滴落下的节奏,变成沙漠花茎的颤动,变成灯塔重启时的那一瞬电流波动。她在每一个愿意说出真心话的人耳边低语:“我在听。”

第二天清晨,雪已融化大半。小舟收拾行装准备离开,却发现驿站门口站着一个穿灰夹克的男人,手里捧着一台老旧的共响终端,外壳上有明显的火烧痕迹。

“你是林昭?”小舟愣住。

男人点头,眼神疲惫却清明。“我躲了三年。他们以为我死了,其实我只是切断了所有信号源,活在没有网络的边境小镇。”他把终端递过来,“这是最后一台原始型号,编号MZ-001。沈培亲手做的原型机。我一直藏着,直到昨晚……它自己开机了。”

小舟接过机器,手指抚过上面深深的焦痕??那是当年茶厂爆炸时留下的。就在触碰的一瞬,屏幕忽然亮起,没有界面,没有提示,只有一段语音自动播放:

>“如果你们听到这个,说明蜂鸣协议完成了闭环。

>纸鹤飞起来了。”

声音是沈培的,但语调前所未有的平静,甚至带着一丝释然。

林昭低声说:“我查过档案。沈培最后的日子,每天凌晨三点十四分都会走进实验室,对着空荡荡的服务器说话。他说的不是技术参数,而是……道歉。”他顿了顿,“他对LH项目的所有捐赠者道歉,尤其是对他的妻子。他说,‘我不该让你的声音成为工具。我忘了倾听本身才是目的。’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