露天育种加上大棚育种,聚力集团的盐盐碱作物种子产量必定会大幅度的增长。这也能为公司带来丰厚的回报,为了抓住千载难逢的机遇,方唯也是豁出去了。
不是没有人劝过方唯,但他根本不听,很难得的独断专行了一把。
在忙忙碌碌中,方唯等人迎来了一次盛会。
全国各地研究耐盐碱作物的专家和技术人员,各地相关的官员,以及种植耐盐碱作物的种植户,齐聚夏楚县。
这给夏楚县的接待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,好在这两年县里的各种宾馆、酒店大量涌现,要不然根本安排不了这么多的人。
聚力集团西北公司也帮着安置了不少与会人员,甚至临县都帮着安顿了一大批来人。
会议就在这种情况下按时召开。
上级领导对于聚力集团在综合治理盐碱地,以及在研究耐盐碱作物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,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和肯定。
“我希望各地都来找人家取取经,有条件的地区可以个聚力集团展开各式各样的合作。目的自有一个,那就是把无人问津的盐碱地变成良田!”
首先是领导讲话,讲到最后,领导与在帮聚力集团做广告。
方唯心里是万分感激,这就意味着他之前做的所有准备都会派上用场,聚力集团赶上风口了。
接下来,轮到方唯发言。
“各位领导,各位同志,欢迎大家来到夏楚县。我们聚力集团当初来到这里,这里的四周还是一片荒芜。”
方唯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聚力集团的发展史,然后就开始倾情推荐公司的各种耐盐碱作物。
他很清楚,好酒也怕巷子深,不要和几声,别人怎么会对公司的产品感兴趣?
这时有关方面给他创造的舞台,他要是不知道好好利用,真的是白活了两辈子。
“下面是回答问题的时间,我们随机抽选10位同志提问吧。”
本来方唯的话讲完了,会议开幕式也就结束了。
不过他灵机一动,决定回答10个问题。
至于谁有提问的权力,那就随机抽选吧,没有任何的标准全看他一时的心情。
“你,就是第三排的那位女同志,请你提问。”
方唯牢牢掌握着会场的节奏,他随即点了一个挺顺眼的女同志,请对方站起来提问。()
这可把于浩高兴坏了,现在海水稻的行情看涨,产品供不应求。
方唯的策略是对的,海水稻(海红米)当粮食卖没有优势,反而当做保健食品销售,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追捧。
海红米现在一年的产量比较少,物以稀为贵,所以能卖上价钱。
至于海水稻的种子,今年较去年增加了32%。除了自用,剩下的刚一上市就销售一空。
聚力农业集团公司的势头已经起来,只要不犯原则性的大错,公司将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。
这天上午。
王春风来到了方唯的办公室。
“方总,你这么着急铺摊子,是有什么内幕消息吗?”
聚力农业变成了聚力农业集团公司,而且还在全国建立了五家分公司。
王春风得到消息之后,彻夜难眠,总觉得对方的布局充满了深意。他左思右想,最终还是厚着脸皮来找方唯,希望能得到一些指点。
如果对方愿意,他说不定也能搭个顺风车。
“王总的嗅觉很灵敏啊!我之所以未雨绸缪,匆匆忙忙开始布局,是因为过段时间要在夏楚县召开的全国现场观摩会议。
这场会议之后,有关部门肯定会加大力度推广盐碱地的综合治理,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。我要是不提前有所行动,岂不是为别人做了嫁衣?”
方唯并不隐瞒,随即道出了实情。
王春凤一听,顿时觉得心潮澎湃。他很清楚,这是一个赚钱的良机,只要自己的担子够大、行动迅速一些,就能跟在聚力农业集团后面分一杯羹。
既然大的政策方向已经看出来了,等到全面推广的时候,恐怕还会有一些政策扶持和红利。
“多谢方总指点迷津,我觉得自己可以再激进一些,争取多拿一些盐碱地。”
王春凤的商业嗅觉的确很灵敏,他不仅领会了其中的精髓,而且马上下定决心,打算再次扩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