棒子文学网

棒子文学网>状元郎 > 第三七五章 我二弟天下无敌(第1页)

第三七五章 我二弟天下无敌(第1页)

在一众同窗的欢呼声中,马千里策马而归,潇洒下马,稳稳落地。

“斋长神了!一年多就练成这样?”李奇宇等人惊为天人。

“不可能,他这是童子功。”一旁的考生却断言。

“没错。我六岁爷爷就教。。。

春寒料峭,细雨如丝,洒在刚铺就的青石阶上,泛出一层薄薄水光。苏家门前那对新立的石狮已被雨水洗得发亮,眉眼间透着几分肃穆,又似含笑迎人。金宝儿蹲在阶下,用小木片刮着砖缝里的泥,嘴里哼着学堂里新学的《千字文》。他如今已不必日日走读到村塾,县学特许解元之家可设私馆,府台更派了一位落第举人来苏家坐馆执教,专教弘之、春哥儿的弟妹与族中子弟。

“金宝,莫玩了。”七妮撑着油纸伞从门内走出,将一件厚夹袄披在他身上,“你爷爷在书房等你背书呢。”

金宝儿撅嘴:“才背完三篇《论语》,又要背?哥哥们当年也没这么严吧?”

七妮轻笑:“你哥哥们哪有如今这等福分?当年连支好笔都舍不得用,砚台磨穿了底还在使。你现在笔墨管够,还有先生手把手教,还不知足?”说着轻轻推他一把,“快去,别让你爷爷久等。”

金宝儿嘟囔着站起身,拍掉裤脚的泥点,小跑着进了垂花门。穿过仪门时,他瞥见廊下挂着一排崭新的匾额??“文魁第”居中,“德润乡里”“书香继世”“孝友传家”分列两侧,皆是地方官绅所赠。他仰头看了会儿,忽然问:“七妮姑,这些字真的比种地值钱吗?”

七妮一怔,低头看他:“怎么问这个?”

“前日李家阿公说,他儿子在成都扛包,一年能挣八两银子;咱们家现在不用交税,还收租,是不是比谁都富?”

七妮沉默片刻,蹲下身平视他眼睛:“银子能买米,买衣,买屋,但买不来平安。你爷爷常说,读书不是为了当官发财,是为了明理守节。你看那些暴发户,今日盖高楼,明日就抄家流放,为啥?就是忘了‘理’字。”

金宝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,终究还是蹦跳着去了书房。

书房内,老爷子正伏案翻阅一封刚到的家书。信是弘之亲笔,字迹清峻挺拔,一如其人。信中言道,京师会试在即,他已拜入翰林院某侍讲门下研习策论,春哥儿则随同温习律法典章,二人闭门苦读,不敢稍懈。末尾一句写道:“家中改建之事,儿闻之甚忧。功名未稳,岂宜张扬?望父亲节制外务,谨守祖训,勿为浮名所累。”

老爷子读罢,久久不语,将信压于砚台之下,抬手揉了揉酸胀的眼角。窗外雨声渐密,檐水流成线,滴在阶前铜鹤口中,发出清冷回响。他知道,弘之说得对,可这世道,由不得你不走那条路??你不收,别人就说你清高假正经;你退一步,他们便进一步,直到把你逼上绝崖。

“爹。”苏有彭轻步进来,手中捧着一本册子,“这是今早送来的投献契,又有十二户要入籍为仆,还有城西刘员外愿以三百亩旱田换十年赋役减免,求挂名苏家。”

老爷子眼皮都没抬:“按前令办。登记造册,超过三百亩者,退田还契。至于入籍为仆……一个不收。我们苏家不是收容所,更不是庇护庄。”

“可……人家都来了,在门外候着呢。”苏有彭为难地说,“连县太爷昨夜派人传话,说若拒之太过,恐伤民心。”

“民心?”老爷子冷笑,“他们敬的是功名,不是我苏家。今天我能挡,明天你也得挡。记住,一旦开了口子,就成了无底洞。朝廷查起来,第一个砍的就是我们这种‘士绅兼并’的典型!”

苏有彭低头应是,正欲退出,忽听外头一阵喧哗。两人同时皱眉,只见曹县丞冒雨而来,身后跟着两名衙役,抬着一块红绸覆面的大匾。

“老太翁!大喜啊!”曹县丞满脸堆笑,声音洪亮,“此乃巡抚大人亲赐‘一门双俊’金匾,命我等今日送来,悬挂于贵府正厅,以彰圣朝文治之盛!”

老爷子心头一沉,面上却不露:“巡抚大人厚爱,苏某感激不尽。只是……这匾,怕是不合规矩。”

“有何不合?”曹县丞奇道,“弘之公子乃全省解元,春哥儿亦列榜中,合江百年未有此荣,巡抚大人特批嘉奖,何来违规之说?”

“举人之家,不得擅受上官私赐匾额,更不得悬于正厅。”老爷子缓缓起身,“此例一开,后患无穷。我苏家虽蒙皇恩,却不敢逾礼犯制。”

堂内一时寂静。曹县丞脸上的笑容僵住,勉强道:“老太翁何必如此拘泥?这是荣耀,是体面!全县百姓都盼着看这匾挂上去呢!您若拒收,岂不让人心寒?”

老爷子目光如铁:“我的心,是怕将来抄家问罪时,这块匾成了第一条罪证。”

空气仿佛凝固。雨打屋瓦之声格外清晰。

半晌,曹县丞干笑两声:“老太翁高见……是我考虑不周。那……那这匾……先带回衙门保管?”

“请回吧。”老爷子拱手,“代我谢过巡抚大人美意,苏家愧不敢当。”

曹县丞只得悻悻离去。苏有彭站在一旁,额角渗汗,低声问:“爹,您真不怕得罪上官?”

“得罪上官,顶多不升官;得罪天理国法,是要灭门的。”老爷子坐下,语气沉重,“你以为他们是真心敬我?不过是拿我们当招牌,装点政绩罢了。今日送匾,明日就可能要我们捐银修桥;这次是‘一门双俊’,下次便是‘三代五贤’,永无止境。”

苏有彭默然退下。

当晚,风雨愈烈。老爷子独坐灯下,翻检家中账簿。这些年积蓄不过千余两,田产二百八十亩,店铺三间,皆依令未超限。他一笔笔核对,确认无误后长舒一口气。正欲吹灯就寝,忽听后院传来低语声。

他披衣出门,循声而去,见苏大吉正与一陌生汉子在柴房角落说话,桌上摆着几张地契。

“……只要挂个名,五年内七成分红归你,三年后若升官,再加五十亩活田。”那人低声说,“你兄长不肯,你总不能看着家族吃亏吧?”

苏大吉搓着手:“可……我爹管得紧……”

“嘿,老爷子古板,你何必跟他一条道走到黑?全合江谁不知道苏家靠你们兄弟撑起来?你爹老了,迟早得你们当家。”

老爷子听得真切,心头火起,一脚踹开门:“好啊!我还没死,就有人想拆我墙角了!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