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了一下,晏烛放弃了,说:“明天让桃子去买点,今天咱们说点别的,比如……你听过小鸟送稻种的故事吗?”
闻肃尘闻言点点头。
这是锦洲一带很有名的故事,生活在那的无论老少都知道。
晏烛满意地点点头,拍拍自己的肚子,说:“那你对着他讲一遍。”
闻肃尘:“……”
他只好把他知道的故事重新从头到尾说了一遍。
故事说的是有一家人救了一只受伤的小鸟,小鸟伤好后就在他们家里住下,和他们一起生活。有一天,他们给了小鸟一点食物,让它吃完就离开,因为地里的粮食长不出来,他们家里已经快没有食物了,小鸟听见此话,果然吃完就走了。
过了几天,小鸟又回到他们窗外,留下一把种子,他们将种子种下,谁知道第二天种子就长大了,挂了一片金灿灿的穗子。
干巴巴的,听上去不像一个小孩听的故事,倒像是闻肃尘递上来的报告,唯一的优点是足够短,不然晏烛就听睡了。
“这明明是一个很可爱的故事。”晏烛道,“你怎么讲得这么无聊。”
闻肃尘再次沉默。
晏烛又道,你应该说得可爱一点!
他说着,就开始给闻肃尘示范。
讲的是小时候娘亲给他说过的版本,一样的故事,经过润色后多了几份天真可爱的生动色彩,像是小鸟神仙知恩图报的故事,听上去的确更像孩子会喜欢的。
闻肃尘听完,说:“你讲得很好。”
“那你学。”晏烛道。
于是闻肃尘便把晏烛的故事一字不落地复述了一遍。
语气毫无起伏,一个绘声绘色的故事到了他嘴里再次变成无聊的报告。
晏烛放弃了:“人总会有点做不到的事。”
闻肃尘:“……”
“其实这个故事的原型是明心宗的开山祖师。”闻肃尘道。
晏烛闻言愣了一下:“是吗?我还是第一次听说。”
“很久远的事,传太久,慢慢就变成现在的版本。”闻肃尘说着,开始给晏烛解释故事的由来。
明心宗的开山祖师叫白鹫,大约是这个原因,后来才会传着传着,变成故事中的“小鸟”。
他并不是本地人,而是一个四处云游的修士,有一回他追猎妖兽受了重伤,奄奄一息倒在路边的时候被一个猎户发现了,猎户带着他回了村子。村里人心善,看他还有一口气的样子,便各家凑了点钱去请了大夫。
白鹫在村子养了一段时间的伤,和村里人相处出了感情,便在附近住下了,还收了村里的孩子做徒弟,教他们读书识字,习武修炼,这便是明心宗的雏形了。
有一年锦州大旱,没有门派庇护的地区颗粒不收,这个村子也是一样,白鹫便自己去其它门派买了些种子分给村民,那些都是灵植,用法力一夜之间就能催熟。
后来白鹫就成立了明心宗,希望能靠自己的力量,给附近的城镇一些庇护。
这的确是一个知恩图报的故事,但远没有故事里那么奇幻,甚至白鹫本人都不是什么天资禀赋的人,明心宗是传到第四任掌门时,出了一个惊世绝俗的天才才壮大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