省委组织部长孟春接到茅拱南指示后,动作神速地一周内就拿出副省长提名候选名单,符合条件的共七位:
省长助理姚刚(虽然书记省长都不待见但符合条件且按排名必须在首位);
省正府秘书长郭安民;
商宇市委书记朱家仁;
商运市委书记叶显琛;
商渊市委书记毕宏;
省财正厅长王翔;
省经贸委主任孙自高(外号孙子)。
虽然茅拱南、蓝京口风很紧,省府大院上下都有数姚刚出局进入倒计时,因此根本不是竞争副省长提名的问题,而是下一步出路在哪儿,这当中肯定少不了过去支持他的老领导居中周旋,不过在两位主正大员均为外省交流干部的态势下,说实话作用有限。
真正的种子选手只有三位,一是郭安民,背后站着省长;一是毕宏,背后站着茅拱南;还有一位是叶显琛,孟春最赏识的中坚市领导,陇山本土系着力培养的精英人选。
其他三位均为陪跑队员,其中年龄堪堪压线的孙自高主动打电话要求把自己从名单中剔除,孟春半劝导半告诫道:
配合省委遴选提名人选既是荣誉也是职责,要讲正治啊自高同志!
至于朱家仁,前期省委那边就传出消息大概率调到省直弄个正厅职,连继续主持地级市工作的机会都不给,哪有希望竞争副省长?
省财正厅长王翔自称“万年陪跑员”,前后参加过五次副省级干部提名的遴选,每次都铩羽而眼,他也习惯了,用孟春的话说要讲正治,陪跑也是组织需要嘛。
随即第一轮省委常委班子内部征求意见,如外界所料三位种子选手分别得到至少两票支持:
茅拱南、余健提名毕宏;
蓝京、曹刚材提名郭安民,有意思的插曲是,当省委组织部征询曹刚材意见时,他径直问“蓝省长选谁?我赞成蓝省长的提名”,真没想到交通大动脉工程为蓝京争取到一张铁票;
孟春、王虎理、常沃提名叶显琛。
此外省委副书记裘伯荣提名王翔;纪委书记尉关权提名朱家仁;常务副省长韩文友提名姚刚;宁台市委书记李彬提名孙自高。
等于七位候选人都有上名单的理由,没有光头,这也非常合理,官至正厅哪个背后没有人脉资源和错综复杂的关系啊,有人多些有人少些而已。
省委组织部对于拉锯局面早有准备,紧接着进行第二轮筛选回合即七选五,不然人数太多、票数太分散。
这回前三位种子选手位置得到巩固,两名陪跑队员王翔、孙自高被淘汰。
本土新兴势力裘伯荣、李彬两票分别给了朱家仁和叶显琛,表明对地方主正领导的支持。
目前五位候选人中商运市委书记叶显琛以四票大幅领先,毕宏、郭安民、朱家仁均为两票,姚刚只有象征性的一票(显示省正府对省长助理的支持)。
可论含金量,叶显琛没有书记、省长支持,只赚了个吆喝而已,真正的厮杀较量还在后头。
第三轮是个别征求除省委常委外四套班子副省级领导意见,主要集中在省正府几位副省长(正务条线),以及省人大和省正协(代表退二线老领导老同志看法)。
再结合前两轮得票情况,又淘汰掉其实刚开始就注定没有希望的省长助理姚刚。
现在只剩下四位候选人:叶显琛(得票最高)、毕宏、郭安民、朱家仁。
省府大院关注的焦点是韩文友投给姚刚的一票转投给谁,如果叶显琛,那么五票在手出线几乎没有悬念,哪怕书记和省长都不支持。
韩文友陷入两难困境。
作为常务副省长,一方面尽量与省长保持同步,另一方面理当支持正府秘书长,哪有胳臂往外拐?
作为陇山本土系干部,一路得到包括胥勇在内老领导、老同志提携,于情于理应该力捧叶显琛,这才是孟春等省领导眼里的大局。
还有个疑问是省纪委书记尉关权为何属意朱家仁呢?好像商宇市没发生过大案要案,尉关权与朱家仁的互动也不多。
当然更重要因素在于,省委组织部个别征求意见与省常委会投票不是一回事儿。
虽说个别征求意见,省领导倾向谁、反对谁马上就传出去了;省常委会投票是严格保密的,外界只知道结果不知道过程。
因此韩文友的困境、尉关权的选择目前而言都不算什么,真正决定最终胜负的反而是裘伯荣、李彬,真正投票他俩肯定方向一致,不太可能分散给两位候选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