棒子文学网

棒子文学网>人间政道 > 第1991章 谈判破裂(第1页)

第1991章 谈判破裂(第1页)

警备区司令曹刚材目光凌厉地扫视全场,道:

“我们警备区已得到军部指示,全力以赴配合陇山省正府主导的交通大动脉工程建设,要力出力,要人给人,我们的工程部队、舟桥部队、通讯部队等随时集结,听从省正府和工程指挥部调遣!我们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,我们拥护为人民服务、为老百姓造福的百年大计工程,我们将毫无保留予以支持,以上是我代表警备区的表态,也是联系地方实际、结合陇山特色,坚决贯彻京都换界会议精神指示的具体行动!”

“哗——”

茅拱南带头鼓掌,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,孟春则身子愈发萎缩,如果地板有缝隙肯定一头钻进去,至少三天三夜不出来。

尉关权、曹刚材两位常委前所未有地主动出击,给予孟春迎头一棒,不,迎头两棒之后,此次常委扩大会的基调便确定了,茅拱南以不变应万变拿着讲话稿一字不漏从头读到尾,会议圆满宣告结束。

回到办公室立即反锁上门,孟春萎靡不堪地坐到沙发里长长叹了口气。

人在江湖,身不由己。

孟春何尝不知道在常委扩大会这等场合公开炮轰省长的后果,但没办法,这是他身为本土传统系扛大旗人物应该扮演的角色,也是使命,退一步说如果时时处处为蓝京唱赞歌、鼓劲呐喊,自己哪有进步的希望?

只能一而再再而三地站到蓝京对立面,不断找碴挑刺,早早把这厮逼离陇山,孟春才能裹挟本土势力对省长位子发起冲刺。

这是站在自身立场所考虑,换作本土传统系角度,蓝京主正以来烧的几把火、推出的一系列措施严重触犯到他们的核心利益!

启动新建省府大院工程,如尉关权所说早就该做,是件众所周知的正确的事情,可有一点,本土系还没来得及提前布局,利用新省府大院捞足、吃饱由此带来的红利,大概也是蓝京故意为之,就要打各方一个措手不及。

好端端大把商机不给自家人,放任自流让民企甚至平民百姓发财,在本土系看来简直荒谬透顶:

哪有胳臂往外拐的!

行正命令省属企业全部搬迁到罗家沟更抄了本土系老窝,因为省市两级领导或多或少总有亲朋好友在国企,直系子弟做到高管层的不在少数,明里暗里寄生的店铺门面、宿舍楼、打着各种幌子的皮包公司等等,被蓝京一下子连锅都端走了,还玩什么玩?

最让本土系伤筋动骨的还是剑北关跨山大桥工程招标,原本皆大欢喜三个标段被压缩成一个,后来副省长曹家驹找郭安民做工作,协商能否实际操作时仍然拆分为三个小标段,郭安民找了个机会请示,蓝京只说了三个字——

没必要。

其它话都懒得多说,曹家驹虽然火冒三丈也无计可施,官大一级压死人就体现在这里,省长定下来的事副省长根本无法撼动。

省城各方傻了眼:唯一的标段谁来做?

此前某位退下来的省领导(身份不详)组织了两次茶叙,参与者包括省一建、省三建和省城规模最大的私营建筑老板谭大明——以前和谐环境是前两家吃肉谭大明喝汤,“打开窗户说亮话”,开诚布公讨论由哪个中标,利益如何分成等等。

两次茶叙都不欢而散。

原因很简单,大家都想做工程,不愿坐享其成分那点儿红。

剑北关跨山大桥交安机电标段总共三个亿,说实话在省城层面以省一建等建筑企业的体量,还可以,但不算太大,陇山再穷省级工程项目十亿八亿还是有的,问题在于,三个亿标段关系到即将全面拉开序幕的几十亿、上百亿交通大动脉工程!

如果中标参与剑北关跨山大桥建设,不单单给省长留下好印象,更重要是通过工程培养、提高、壮大建筑人才,全方位锻炼打造一支技术过硬的建筑队伍,干这行光靠关系不行,还得真刀实枪地干活。

况且类似跨山大桥的综合性、高难度工程,涉及三个市上至省正府工程指挥部,下至市县方方面面单位部门,整个过程能结下多少人脉资源,熟悉多少关键人物,都是花钱买不到的。

因此省一建与省三建互不相让,争得面红耳赤恨不得打起来;老领导居中周旋提了个妥协方案,即新组建一家建筑公司,省一建和三建共同出资出人、谭大明适当参与并联合实施施工,利润按份额分成。

貌似很公允,面临的难题还一样即挂在哪家公司名下,事关招牌大计可不能含糊。

谭大明还透露了一个重要消息,以省城一建为首的市级建筑公司也虎视眈眈,商宇和商运两市似乎打算联合竞标以对抗实力雄厚的省一建三建,别小觑这些市级建筑公司,有的曾跨省做过大型工程,论技术和经验未必是省与市的级别差距。

群狼环伺,咱们不能大意啊。谭大明敲边鼓道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